|
為貫徹落實泉州市“涌泉”行動20條,集聚各類人才在區創業就業,近日,臺商區重磅推出具體措施。 總體目標 進一步拓展人才“港灣計劃”,加快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區戰略,打通人口、人力、人才資源通道,打造青年人才向往地、臺灣人才集聚地、創新創業首選地,力爭實現“每年新增引進0.5萬名人才大軍、2025年全區人才資源總量達到6萬人”目標,為我區“打造兩個主陣地、建設四個區”提供堅實人才支撐。 具體措施 01.提供充足就業和實習見習機會 ★ 動態儲備2000個以上優質就業崗位。 ★ 與全國100所以上高校、職業院校建立人才招聘直通渠道。 ★ 建設4個以上大學生實習基地;對接收高校在校生實習的單位,按每月1000元/人的標準給予補貼。 ★ 把畢業3年內有意在區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納入人才儲備,幫助聯系3~12個月的就業見習,按每人不高于我區最低工資標準2倍給予見習單位補貼。 ★ 探索采取專項招聘、直接考核等靈活方式,吸引優秀高校畢業生、緊缺急需專業人才到國有企業和基礎教育、醫療衛生等事業單位。 02.提供在區求職短期免費住宿 ★ 享受最長7天的免費住宿。(可選擇錦新花苑100套滿足拎包入住條件的小戶型房源,或圣蒂亞、新麗都和皇廷等市場化經營的酒店房源) 03.保障剛需購房和提供住房租賃優惠 ★ 對來(留)泉創業就業滿3個月,可享受我區戶籍人員購房政策。 ★ 加快文錦府和鄰里中心等人才公寓、保障性租賃住房、工業(產業)園區配套住房建設,符合條件的畢業生和專業技術人員可申請租賃。租住區屬房源的,按照租金15%予以補助。 04.實行零門檻落戶 ★ 實行“先落戶、后就業”政策,人才配偶、子女和父母可隨遷,可落實落戶“秒批”。 05.給予一次性生活補貼和繳交社保補助 ★ 按規定繳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3個月以上并落戶泉州的,按每人1萬元標準發放一次性生活補貼;個人繳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部分予以補助,每月不超過 600元/人,最多發放 24個月。 06.提供優質教育學位 ★ 屬市高層次人才的,其子女就學執行現行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支持政策;其他來(留)泉創業就業滿一年的,工作地或居住地在我區的,統籌安排到區內公辦學校就讀。 07.享受免費乘坐公交 ☆享受3年內免費乘坐市內公交。 08.享受免費游泉州 ☆可免門票進入我市國有A級旅游景區、免費參加全市22個世界遺產點定制游學體驗。 09.享受研修培訓和療休養待遇 ★ 可報名參加我區各鄉鎮、區直部門組織的相關人才研修班、培訓班、論壇沙龍,并每年遴選一批人才參加市、區兩級舉辦的人才療休養活動。 10.推行人才管家服務 ★ 發放“優才卡”,憑卡享受涉才政策服務和在泉消費商家打折。 11.支持職業能力提升和同等待遇保障 ★ 在職業學校建設產業工人技能培訓基地,為來(留)區創業就業高校畢業生、技能人才提供職業技能培訓、技能等級評價鑒定等服務。 ★ 推動技工院校中級工班、高級工班、預備技師(技師)班畢業生,在企事業單位招聘、職業資格考試(技能等級評價)、工齡計算、考核升級、職位(崗位)晉升、職稱評審等方面,分別按相當于中專、大專、本科學歷落實相關待遇。 12.開展創業輔導 ★ 建設3個以上地方創業學院,每年提供不少于3000人次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訓機會。培訓數量、質量達到相應標準的,每年給予每家創業學院10萬元獎勵補助。 ★ 推薦優秀導師加入創業服務團和“名企導師”訓練營,為大學生創業團隊提供全流程專業化創業輔導。 13.募集免費創業工位 ★ 每年統籌不少于80個具備百兆寬帶、共享會議室等配套辦公條件的公益性創業工位,免費使用期最長1年。 14.加大創業融資支持 ★ 由駐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推動落實“大學生創業擔保貸”“涌泉貸”等信貸業務,提供無抵押擔保貸款、貸款利率下調等扶持。 ★ 將創業團隊、創業企業納入泉州臺商投資區海絲股權投資合伙企業(有限合伙)(基金)投資標的。 ★ 每年遴選出4個左右優秀大學生創業項目給予優惠貸款,吸引社會資本跟進股權投資。 15.提供雙創平臺和經費補助 ★ 加快布局一批眾創空間、創新工場、新型孵化器等產業綜合體、創新綜合體,建好用好區人才科技成果轉化中心、聯東U谷·科技創新谷、中南高科臺商園,為各類人才來(留)區提供高配套低成本創業環境。 ★ 大學生初次創辦小微企業正常經營3年內,給予實繳稅費地方留存部分等額資助、本人及吸納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實繳社保費80%補貼。 16.構建“類海外”環境 ★ 依托德潤產業園、中熙產業園、泉臺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以及臺資專業園區等人才創新創業基地,加強與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友好城市開展交流合作,構筑海外人才蓄水池。 ★ 依托頤和醫院等醫療機構,為來泉創業就業海外人才提供便捷、精準的高品質服務。 17.開辟僑智回歸綠色通道 ★ 積極承辦或組織參加RCEP青年僑商創新創業峰會、“同心杯”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、“海智”項目路演活動,搭建“企智資”對接平臺,促成優秀創業創新項目在區落地。 ★ 加快完善多層次產業基金體系建設,鼓勵區屬國有企業發起設立母基金,支持產業轉型升級和高科技項目培育。 ★ 對技術成果業內領先、有較好市場前景并能實現產業化的僑智項目,必要時采取“一事一議”方式予以專項支持。 ★ 依托區人才科技成果轉化中心,打造區域技術成果交易、展示、對接平臺,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投融資。 18.建設臺灣青年創業就業基地 ★ 對形成集聚示范效應的市級臺灣青年創業就業示范基地給予50~100萬元獎勵。 ★ 臺灣青年首次在我區創業就業的可領取每戶2萬元的一次性開業補貼,用于創業場所裝修改造、設備和家具采購。 ★ 對租用青創基地內辦公場所的青創企業,最高給予3.6萬元/年的場地租金補貼。 ★ 進一步擴大對臺資質采認和臺灣地區職業技能資格直接采認范圍,鼓勵臺資企業對臺籍員工開展高技能人才直接認定工作。 19.鼓勵臺灣人才來區就業創業 ★ 鼓勵臺灣人才租用泉臺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場地(含一層商業街店面),屬臺資企業的按照“前兩年租金全額補貼、第三年租金補貼50%”的方式給予補貼。 ★ 臺資企業進駐泉臺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3年內,每年根據年度主營業務收入情況給予一次性獎勵,該項獎勵最高不超過15萬元/年。 ★ 支持年度營業收入超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開展區級臺灣人才自主評價。 ★ 經認定為區級臺灣人才,給予最高每年1.8萬元的工作生活津貼;最高每年1萬元的泉臺往返交通補貼;首次來臺商區就業的,可享受因疫情防控原因產生的隔離住宿補貼最高3000元/年。 ★ 每年組織臺灣人才進行免費體檢,轄區內醫療機構開通臺灣人才就醫綠色通道。 20.為青年人才創新創業定制個性化服務 ★ 積極選派來(留)區青年創業人才參加“鴻鵠班”“青創超級公開課”“標桿企業游學”活動,組織開展青年創業人才沙龍活動。 ★ 支持初創期優質青年人才創業項目(團隊)入駐我區各類創業空間,參照臺灣青年入駐臺青創業就業基地補助標準給予專項補助。 ★ 支持優質青年人才創業項目在福建青創板“展示板”掛牌,根據實際產生掛牌費用予以補貼。 21.加強社會事業人才隊伍建設 ★ 符合我區教育人才引進培育計劃的教育人才,提供最高40萬元的購房補助,每月給予300-1500元的特殊津貼。屬于六所教育部屬院校師范類和首都師范大學師范類畢業,取得全日制研究生學歷、碩士以上學位,且年齡在35周歲以下,可選擇60萬元的購房補助或人才配套住房。 ★ 引進人才短期來我區從事教學工作,全年實際工作時間累計達到30天以上的,當年度可享受最高7000元/人的一次性交通補貼。 ★ 設立“優秀大學生回鄉任教資助金”,鼓勵區籍(含臺商區生源)優秀大學畢業生報考泉州臺商投資區公辦教師,給予每人4萬元獎勵。 22.實行“育才獎”“引才獎”“留才獎” ★ 支持企業開展新型學徒制培訓,按照中級工班每人每年5000元、高級工班每人每年6000元給予補助。 ★ 支持民營企業吸納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,對中小微企業按每吸納一人給予1000元一次性補貼、其他企業按減半標準執行。 ★ 支持企業通過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招聘人才,入選“引進的”市級及以上人才的,按服務費用的50%給予企業補貼,最高補貼20萬元/年。 ★ 支持企業赴省外、省內其他設區市開展招聘活動,分別給予每家企業5000元、2000元的一次性勞務補助(每家企業每年最多補助2次)。 ★ 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推薦引進人才,推薦人才認定為市引進高層次人才的,按《泉州市鼓勵引才機構推薦引進高層次人才(團隊)獎勵規定》有關標準予以獎勵;單家機構當年度推薦高校畢業生或我區其他緊缺急需人才達100人以上且在泉穩定就業的,按每人500元標準對該機構予以獎勵。 ★ 支持企業聘用“雙一流”建設高校(學科)畢業生,新引進的全日制本科、碩士和博士畢業生,最高給予企業3萬元/人的留才補貼,用于提升人才工資福利待遇。 咨詢熱線 【區黨群工作部】0595-27550820 【區民生保障局】0595-27390571 |